万博体育网址

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

循着人类笑声的根本规律走自己的路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8日10:11 来源: 北京日报

吕效平(以下简称吕):对您来说,喜剧是什么?

陈佩斯(以下简称陈):创造笑声的、引人发笑的戏剧活动。

吕:古今中外存在各式各样的喜剧形式、喜剧种类,您觉得您的喜剧最接近哪一种?又或者都不接近?

陈:我没有主动想去接近哪一种喜剧样式,我是循着喜剧的根本规律、人类笑声的根本规律来走我自己的路。喜剧这个概念,有“喜”在前面,“喜”就构成一个许诺、一个目标。让观众“喜”,让观众笑起来,这是喜剧的目标。当我所做的一切都服务于这个目标时,我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我不是通过学谁或者跟谁唱反调来找我的位置,我不是根据这些来给自己定位的。

吕:要实现“让观众笑起来”这个目标,您有没有什么窍门?

陈:窍门就是要认识到你为什么做喜剧。做喜剧是为了笑,为了观众的笑,那么你就得充分了解笑、认识笑。

吕:您如何认识笑?

陈: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对喜剧的研究最终会追索到人类的笑行为。

吕:但人并不总是笑的。

陈:对,笑是有条件的。为什么笑会有条件?笑是从何处产生的?这是喜剧最根本的问题。这个细说起来就复杂了。喜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祭祀,创造快乐是祭祀的一个重要成分。这是很初级的人类活动,是追求快乐的初级手段,喜剧是从这里分离出来的。之后有了社火,社火里有丑——丑婆子,有一些性戏弄、性谐谑,我们现在创造笑声的很多方法都是从这儿传下来的。再之后开始有戏剧了,有了简短的、小规模的喜剧。到了唐代,出现比较大的喜剧了。有了大规模的喜剧之后,喜剧的技术仍然分成两种,一种可以架构起大的梁子,另一种能力没有那么高,但可以做成小的东西——一种是造航空母舰的能力,另一种是造小船的能力。喜剧归根结底是用技术来分级的,不是用文化。喜剧作品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归根到喜剧本体,还是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它和观赏者的文化层级无关。观赏者的文化层次与创作喜剧应该是两个逻辑。

吕:您的《托儿》《阳台》和您的《戏台》《惊梦》有没有层次之别?

陈:有艺术成就的层次之别,而在喜剧技术的层次上,《阳台》最高。

吕:为什么《阳台》最高?《阳台》比《戏台》更高吗?

陈:《阳台》比《戏台》高。这纯粹是从喜剧技术的层面来讲。《阳台》的结构特别致密,它对很多喜剧手段的应用和表达是《戏台》《惊梦》比不了的。比方说,《阳台》第三幕之后,有五条半行动线在舞台上同时出现。全世界有多少喜剧能做到这一点?一般舞台上就两三个人、两三条行动线,然后再换人、换行动线,很少会把所有人、所有行动线全聚到一块儿,全搁一块儿就没法处理了。有一部英国电影《葬礼上的死亡》,到最后人群一聚集,完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戏了,干脆就放弃喜剧了,走了一个悲剧式的温情结尾。因为我已经做过《托儿》、做过《阳台》,我一看,电影到那儿,创作者的技术能力不行了,控制不了了。这是一个喜剧技术的难关,全世界的喜剧创作者都很难迈过这道坎儿。

吕:我和您的看法有些分歧。用您“航空母舰”的比喻,我觉得《戏台》《惊梦》更像航空母舰。我作为读书人,更喜欢《惊梦》最后进入的某种悲剧状态。这可能是读书人的“毛病”。

陈:《惊梦》最后是有一种读书人的味道在里面,《戏台》的结尾也有点儿悲剧的性质。其实这种感觉特别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偏好。

吕:您能不能讲一讲《戏台》《惊梦》的产生过程。“戏台三部曲”(《戏台》《惊梦》是前两部,第三部尚在创作中)最初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陈:我和毓钺先生(《戏台》《惊梦》编剧)很早就认识,十几岁时我们都在总政话剧团。他在那儿当兵,我从八一厂到总政话剧团学习。我们俩都在《万水千山》剧组跑群众,演匪兵。但后来见面的机会很少。偶然一个机缘,碰了面,聊上了,聊着聊着就说,咱们能不能合作一把,看能碰撞出什么东西来。聊的第一个题材没成,不甘心,就说再找一个题材。当时读过傅谨先生的《戏班》,那本书写的是台州民间戏班——戏班的组织方式、收支情况、演员生活,写了很多细节,可以说是一本人类学调查的著作。傅谨先生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民间戏班是中国戏剧市场运营的主体,但近100年来没有其他学者来关注,《戏班》填补了一个文化上的空白。我读了之后感触特别深,就有了一个念头,想做戏班的题材。毓钺祖上是清朝皇室,他那个圈子里有好多爱唱戏、票戏的,戏班的题材他也感兴趣。我们就开始聊,总也聊不出来。后来聊到相声《关公战秦琼》,那里边文明和暴政之间的冲突,好像可以作为喜剧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就重新设计故事,设计结构。《戏台》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聊出来的。

吕:您觉得,只有有天赋的人才能当演员,还是说,通过科学的方法,所有人都能被训练成演员?

陈:两种说法都不准确。做演员需要相应的条件,也需要相应的训练。

吕:我不认为您是被训练出来的。

陈:我要不是被训练出来的,就不可能是今天这样。

吕:您小时候接受的训练是什么样的?

陈:我小时候没接受过训练,但是我在工作中不断地训练自己。从我第一次上镜头,我就要训练自己,怎么能走好路,怎么能保持不紧张,怎么慢慢放松自己,怎么让角色渗透进来,这都是训练。还没做喜剧的时候我就开始训练自己,做喜剧更需要训练。没有天生的演员,尤其是喜剧演员。喜剧演员有点儿像雕刻工,或者铜匠、铁匠,喜剧表演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劳动。

——吕效平:《关于喜剧及其他——访喜剧艺术家陈佩斯》,原载《戏剧与影视评论》2002年9月号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万博体育网址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nbamyq.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